为进一步提升青年干警调研工作水平,及时了解我院青年干警在调研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不断营造求知慎思、热爱钻研的良好氛围,近日,鼓楼区法院开展“‘鼓’青春之力、‘法’青春之声”司法调研圆桌沙龙活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季强,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郭娜出席活动。活动由审管办副主任朱贺主持。
“青”悟
青年干警分享感悟
活动伊始,青年干警代表魏跃中、王永慧、吴逸宇分享在调研论文、案例、信息、宣传工作中收获与成长之路。
魏跃中
撰写案例分析就像是烹饪,司法案例就是我们的“食材”。菜肴美味适口,既需要好食材,又得要好的厨艺。案例选取需要我们留心工作中遇到的有价值的案件,备好“食材”。撰写案例分析需要常常提笔多思多写,打磨“厨艺”。
王永慧
宣传、信息的写作是一段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值得学习的结构、表达和说理逻辑进行有意识的借鉴与模仿。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唯有秉持一颗探索之心、发现之心、进取之心,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调研宣传能力。
吴逸宇
司法调研不同于纯粹的学术理论研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司法调研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及时总结审判及执行经验,找到能切实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以期回应司法实践的期待和需求。
“青”声
头脑风暴畅所欲言
现场的青年干警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建议,通过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大家对“提升调研能力、反哺审判实践”有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青”诉
经验畅聊答疑解惑
沈国婧、隋有朋、刘金伟三位干警作为“答疑专家”以点评式、分享式、命题式的授课,为大家指明问题不足、分享写作技巧、划定重点范围、解答困惑疑虑。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
沈国婧从载体、打造、写作三个维度,分享司法案例的发现路径和撰写技巧。
怎样撰写案例?在撰写案例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什么?
多学多看,反复琢磨,上级法院的指导案例、精品案件、精品文书以及典型案例等都可以作为我们审判工作、案例编写的借鉴和参考。编写案例要重视裁判要旨和典型意义,裁判要旨就是把案例体现的裁判规范相对完整的提炼、描述出来,要精简、准确。案例分析的重点就是对裁判要旨的归纳、提炼与证成,案例的标题、案情介绍和说理部分都应该贯穿裁判要旨的灵魂,尤其是说理部分,要突出要旨精神。
“信息工作是助推决策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我们到底要写什么样的信息?信息点如何选取?
信息工作应该以“领导需要知道”和“需要领导知道”这两个需要为价值标尺,有针对性组织策划信息主题,同时将典型司法案例、业务调研报告、数据会商情况等多样性素材“为信息所用”,及时将社会关切的司法端情况传递给决策中枢。信息点的选取要聚焦领导关心关注的领域,如党政领导关心的是案件折射的态势分析,法院领导关注的是审判执行领域目前的难点堵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刘金伟从调研论文选题、结构、修改三个方面分享调研文章撰写心得。
如何掌握论文写作技巧?
做好司法调研,必须密切关注司法实际中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从而回应司法实践的需求和期待。调研工作的源头活水就在司法实践。在选题上,平时工作中多浏览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等平台,遇见问题多发问、多思考、多检索、多调查、多记录。在内容上,多关注最高院、省法院的重要工作,紧跟时事。针对优秀的调研文章,对其遣词造句、文章结构反复揣摩。
“青”听
殷殷嘱托与期待
郭娜专委强调,调研是更高层次审判,青年干警要奋力扛起司法调研的大旗,积极参与、迎难而上。要有“知行合一”的恒心,围绕司法实务中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调研,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审管办要加强调研工作组织协调、督促提醒,健全科学合理评价机制,营造人人参与调研、人人善于调研的浓厚氛围,努力形成更多高质量的调研成果。
季强主任在点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并强调,司法调研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式,同时也是青年干警自我成长,成为优秀法官的必由之路。作为青年干警,要强化理论学习,旗帜鲜明讲政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重视调研,深耕业务、志存高远,善于总结、提炼成果,深化前沿问题研究,做理论研究的先行者,为谋划法院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勇于担当,锤炼“实干”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敢啃“硬骨头”、挑“重担子”、攻“硬任务”,作出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