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被很多人定义为人生的三大命题。当法律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终极规则,当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屏障,当人民法院成为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的殿堂,当把这人生三问置于法院事业,作为一名法院的年轻人,我也不断在思考,如何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法院干警?
审判管理办公室 沈囯婧
在三环东路48号的院子里——鼓楼法院所在地,这三问转化为一个更具体的目标,即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法院干警?自然而然有了就更为具象的答案,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一名青年法院干警,要有清晰的职业认知——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平台是组织提供的;要有更高的价值追求——牢记“公正与效率”,以法之重器捍卫公平正义;更要有正确的底线意识——在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良好的专业素养、优秀的工作业绩之外,具备更为重要的主观因素,那就是守住纪法底线、做到廉洁自律。
在我们的职业道路上,廉洁就好比开头的“1”,一旦出了问题,无论其他方面有多么优秀,也是一票否决。我们从事的职业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刑事案件涉及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民事案件涉及当事人的财富得失,执行案件涉及申请人的权益兑现,几乎所有当事人对法院都抱有莫大期望。这也决定了我们的职业注定会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每一次诱惑,都是对我们的考验和洗礼。而一旦禁不住诱惑,有太多的前车之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预演了后果。想想那些因违纪违法而落马的“大老虎”“小苍蝇”们,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系统内的活生生、血淋淋的教训,再看看他们的忏悔,谁不是在工作之初都怀揣着一份理想抱负?谁不是在生活之始都憧憬着一份美丽人生?但是现在的他们身陷囹圄、背负骂名,他们的远大理想、美好目标想必早已消散殆尽,零落在了垃圾堆里。
著名的“横山法则”告诉我们:“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一个人能否廉洁,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
廉洁的选项只有是与否,它不是喊出的一句口号,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它是成为法院干警的基石,是身为法院干警的应有本能,是作为法院干警的无尚荣誉。
其实,我们每天经历的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些平平常常的小事,在这栋高7层的大楼里,日常奔波在法庭、办公室、大厅,忙碌于开庭、调解、释明、接待,等等。我们的身边亦有一群在同一战线上的前辈们,在日常普通又平凡的工作之中,用一言一行宣誓司法的一字一句,用清正廉洁诠释司法的公平正义,为我们树好了榜样。
于我们而言,当青春遇见法院,当理想与正义对接,选择了这份事业、从事了现在的职业,就注定且必须与廉洁自律为伴。让自律成为自觉,让纪律成为铁律,这是我们最好的“护身符”,会带给我们职业尊荣,赋予我们心灵安宁,守护家庭和谐安乐。在这些珍贵的馈赠面前,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冒险伸手、铤而走险呢?
借一句他人之言,我们的舞台不在觥筹交错的酒桌上,不在七彩斑斓的霓红灯下,也不在高谈阔论的喧器声中;我们的舞台只在庄严的法庭之上,只在高悬的国徽之下,只在清脆的法槌声中。
我们的价值,亦成就在廉洁自律的基石之上,积淀在日常做好的每件小事之中,蕴藏在群众的肯定和认可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