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时代赋予了青年新的使命与责任,法院青年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承载着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使命,新时代的法院青年也必将以新的姿态和作为,回应时代的召唤,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值“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鼓楼法院青年干警深刻体悟“五四”精神内涵,结合自身成长学习工作经历,发出自己的青春之声。
执行局 王天煜
何谓青年?
联合国定义“青年”为15至24岁人群,世界卫生组织确定青年人为14至44岁,我国界定14至35岁为青年。但我认为,对青年的定义不能桎梏于年龄,它更是一种心态和状态,关乎激情与热情,表于文字及行动,我们谓之为精神。
青年之精神,首推“五四”之精神。在105年前,中华民族危难之际,觉醒的华夏青年振臂一呼,发出了对中华民族命运高昂而深沉的呐喊。华夏大地载着这延绵不绝的回响,走过独立,走进复兴,跨越百年时空,在一代代青年的应和中饱满嘹亮,于一份份事业中绽放出青春的力与美。
如今,我们青春正当年,在“谁的青春不迷茫”之中,我们不禁会问:“青年何为?”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如今我们面对的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形势瞬息万变,地缘冲突愈发激烈。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我们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国际地位迅速攀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民族自豪感也显著提升。但应该看到,此时我们还面临境外反对势力的不断干扰制裁,要在大变局中引领世界格局,我们还须进一步壮大自身。而推进依法治国无疑是我们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从事执行工作的法官助理,我深刻的体会着执行工作近几年的各种改革变化。在854模式的框架下,执行工作更加细致深入有效率,当然也给我们执行干警带来了不断的挑战。任何改革创新,不仅须领导者高屋建瓴的指引,更离不开基层人员将改革实效落地。个人命运和家国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在追逐个人目标的同时,绝不能抛弃家国情怀,不求人人都持毁家纾难的大牺牲精神,亦当存拳拳报国的意志,致力躬耕于本职岗位,为家国之繁荣永续尽瘁。
青春不待人,也从不负人。在当下面临的诸多挑战面前,我们青年干警当抖擞精神、奋勇争先、赓续“五四”精神;英姿勃发、踔厉前行,展现青春风采!以青春之绽放,全人生之价值,迎民族之复兴!
民二庭 陈坤
时光荏苒,四季更替,在法院队伍高质效办案的节奏中,一个蓬勃的季节朝我们走来,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如期而至。“五四”,一个百年前平凡日期的代名词,一个开启民族复兴之路的伟大里程碑,穿越百年岁月,依然散发着青春气息,历经世纪风雨,依旧凝聚着磅礴之力!
进入鼓楼法院五年来,从执行局到民二庭,变换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这些年,我通过办理执行案件和民事案件,见证了一件件悲欢离合世间事,也体会了五味杂陈意难平。更深切体会到,法院的工作是既需要理性思维,却又少不了情感融入的“良心活”。总结之前的经验,我得出以下体会:
一、以足够的耐心合理回应需求。“我想申请执行,应该准备哪些手续?”“我现来申请执行,哪个法官办理的啊?”“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执行到位”……从事法院执行工作时,这样的对话是每位执行局工作人员每天必须经历的,面对当事人的不同面孔,不同情绪,不同诉求,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常态,耐心解答。执行局的工作复杂多样,除了认真解答当事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被执行人的持续不间断的督促执行,争取让生效文书早日落地,以“有行动就有感动”的方针,监督自己,回应他人。
二、以专业的态度表达工作热情。从事法院审判工作时,我在诉前调解阶段需要接待不同的人群,面对因侵犯知识产权而对薄公堂的当事人以及他们的不理解,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对当事人的任何抱怨都要保持泰然处之的平常心,坚持“言之有理,动之以情”行动方针,引导其证据交换,以化解矛盾为最终目的,对待来访者细心接待,用心为他们排忧解难。
三、以执行到底的精神表现工作能力。执行和审判工作虽然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坚持。我们在原被告双方的争议下理顺法律事实,我们在晚上下班之后撰写过法律文书;我们在凌晨拘传过拒不到庭的被执行人。工作性质虽有不同,但是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早一点拿到判决书,为了让当事人早一点拿到执行款。“迟到的正义非正义”,我们用自己实际表现给当事人展示法院的风采,有时他们对最终审判或执行结果不近满意,但是我们尽量让审判、执行的过程让当事人清晰。
曾经听过这样一段话“有一种尊严,它来自法治的力量;有一种神圣,它来自正义的光芒;有一种骄傲,它来自职业的选择;有一种追求,它来自信念的领航。”在这大千世界里,我们都只是普通的个体,既然选择法院这一条路,就要珍惜胸前闪耀的法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干警,要以充满激情、蓬勃向上的朝气,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锐气,创新竞技、勇立潮头的勇气伴随着青春的节拍,在法院舞台上施展才干,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我院各项工作的蓬勃开展不懈努力!
审管办 王涵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人民法院青年干警,我追求的应该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对待每个案件的严谨认真、无愧于心,是面对每项急难险重任务时的不退缩,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责任与担当!
一、铸魂补钙,当好对党忠诚的捍卫者。“天下至德,莫过于忠。”对党忠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一个共产党员,入党宣誓说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这不是一句空话,要拿一辈子的行动来实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要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争做“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有为青年。
二、永葆初心,当好司法为民的实干者。“法者天下之公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不是一句空的口号,而是要我们用实际行动,严格公正司法。司法改革纵深推进,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人民法院是法治建设关键环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作为法院青年干警,应当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共同舞动法徽的红色韵律。在司法实践中,应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牢记为民宗旨,强化“案件无小事、事事连民心”意识,以“如我在诉”的姿态,与人民群众在情感上、思想上、利益上同频共振、同生共长。在辅助法官办理案件过程中,要对当事人负责,耐心细致,兢兢业业,设身处地的为当事人着想,从每一次庭审、每一次调解、每一次文书写作、每一项细小工作中去感悟积累,在每个琐碎细小的案件中,为当事人多发一份涓涓细流的光和热,法断曲直、理通肺腑、情暖心肠,做到“案结事了”。
三、勇担使命,当好干事创业的奋斗者。入职以来,一直在研究室工作,文字工作,工作量大,节奏快,要求高,持续大量的输入和思考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条件。要想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文章,应当不断汲取新知识、学习新思想,谨记“实干”二字,眼到、心到、勤写、多写,以更高的热情、更严谨的态度、更刻苦的精神,围绕审判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通过加强调研信息的及时反馈,使得调研能真正发挥对审判工作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作用。要注重审判职能的延伸,秉持“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通过撰写司法建议等手段积极履行职责,助推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法治初心,擎旗奋进,凡心之所向,皆需素履而往。新时代的画卷已经展开,八千里路云和月,锐气直欲摩云天,立足实际,勤奋敬业,便可徐徐盛开,清风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