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时代赋予了青年新的使命与责任,法院青年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承载着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使命,新时代的法院青年也必将以新的姿态和作为,回应时代的召唤,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值“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鼓楼法院青年干警深刻体悟“五四”精神内涵,结合自身成长学习工作经历,发出自己的青春之声。
审管办 沈国婧
“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作为当代法院青年干警,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就是我们的责任所在、价值所在与使命所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事业光辉灿烂,法院青年责无旁贷,我们应当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层层历练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强志气、敢担当、重自律,走好锻己成才之路。
要“取法其上”强志气。“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要想成就一番作为,必须锚定更高的目标,不断追求自我提升。在更严更高水平上,我们是永远存在差距的。审管办是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沟通四方的枢纽,是法院审判工作的“中枢神经”部门,工作时效性强、类别多、任务重。“取法其上”必然要认真审视自己和岗位要求相比,在思想境界、理论素养、司法理念、专业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要知不足而奋进,自觉拉高标杆,凡事对标一流、立足高远,勇于自我加压、自我重塑,坚持实干状态,摒弃躺平心态,永远以自己的最高水准完成任务,才能更好为大局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审判执行服务。
要“起而行之”敢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青年人正如璞玉,只有精雕细琢,勤学苦练,光芒才不会被埋没,价值才能够得到体现,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年轻是资本,实践是舞台,岗位是考场。不论是审判管理工作、审判监督工作还是综合文字工作,其间掌握的信息、服务的对象、处理的工作,均在不断锤炼着人的思想、逻辑和执行力。要不满足过得去,本职工作做到合格是最基本的要求,须戒掉等、靠、观望的心态,不做表面文章,主动谋事、创新工作,在学会“自讨苦吃”中获得真知、收获成长。要做有心人,在学会事事复盘中,不断改进完善工作的理念、流程、方法,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推动工作效率更高、质量更优、效果更好。
要“当清当慎”重自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干部要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锤炼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加强自身纪律作风建设,是当代青年永远的成长课题,也是干事创业成败的关键。要牢牢把握正风肃纪的“方向盘”,时常接种防腐拒变的“防护针”,以“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心态,坚决远离违法乱纪的“高压线”,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善思牢记反面典型经验教训,严格要求自己,正心正身,廉洁自律,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随时检视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清白做人、干净干事,让自己的青春更显底气、更有骨气、更加硬气。
民一庭 张乔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青春可以有很多种颜色,但它的底色一定是鲜红的,它代表着一代代青年火热的心,也代表着一代代青年甘愿奉献的热血和激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百多年前,一群思想先进、锐意进取的青年人高擎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一百多年后,新时代的青年在先辈精神的鼓舞指引下,将青春浇筑在这片蓬勃的大地上,用同样稚嫩的肩膀扛起建设富强中国的重任。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进入法院工作已有三年,在这里,我看到耐心细致接待当事人的立案人员,看到专注打字忙碌整卷的书记员,看到深更半夜仍埋头卷宗的法官和法官助理,看到风雨兼程奔波在路上的执行人员,看到勤勉付出默默奋斗的行政人员……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诠释着一名政法干警的责任与担当。虽职责不同、分工不同,但燃烧青春、火热奉献的心是一样的。
在法院工作的三年,有两年的时光我是在政治部度过。我看到法院里年轻的行政人员们,他们没有法庭上办案的威严,没有执行归来的荣光,他们默默坚守在幕后,用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或忙于收发文件、填表归档,或苦于构思报告、撰写材料。每一份文件、每一次会议、每一场活动背后,都包含着他们对工作的激情与热爱。
踏入审判岗位,融入到这一群年轻的法官助理中间,我看到他们立足岗位、忠诚担当,守护正义、一往无前。他们把青春留在一次次庭审中,揉进一摞摞卷宗里。他们是审判队伍中平凡的一员,但也是法官办理案件的“最强辅助”。聚沙成塔,聚水成流,许许多多年轻的他们,为司法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为社会的公平正义付出心血和智慧。
回顾“五四”运动的信仰信念,是一堂温故知新的历史课,更是一次跨越百年的时空穿越和当代青年的灵魂修行。即使只是短短几页历史,却引人深思,纵使相隔百年之遥,“五四”精神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为新时代法院青年,我们要做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要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祖国司法事业,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为毕生的追求,让青春永远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要充实自己的青春底色,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完善思维结构,让勤学奋进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立足岗位提升业务本领,紧跟需要服务发展大局,在不断学习奋斗的道路上前行。
远方有光芒,心中有情怀;身边有榜样,脚下有力量。愿我们都能把最灿烂的日子、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热爱的司法事业。就像1919年那场爱国革命运动中,为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理想信念而努力奋斗的青年人们。为青春梦想插上翅膀,为法治事业贡献力量,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