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在鼓楼法院有这样一群人,走上法庭,他们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走出法庭,他们在群众和法院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他们就是“无袍法官”——人民陪审员。
在《人民陪审员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强化法律实施、深化陪审实践、宣传参审成效,即日起,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开设“我的陪审印记”栏目,聚焦人民陪审员法实施后首批即将任期届满的鼓楼法院人民陪审员,由陪审员们讲述自己参与审判的故事,回忆参审履职的别样经历,共同感知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弘扬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方面的强大动力。
本期,让我们一起聆听鼓楼法院人民陪审员魏传龙的陪审故事……
鼓楼法院人民陪审员 魏传龙
魏传龙,现任徐州市鼓楼区九里街道九里新苑社区党支部书记。2013年参加工作至今担任社区书记主任11年,曾获全国抗击疫情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中国红十字会员之星、徐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徐州青年五四奖章、徐州市社区治理十大领军人才、徐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徐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徐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青年、徐州市优秀社会工作者等荣誉。
做群众的“眼睛”和“耳朵”
——一名社区书记的陪审故事
5年前,我有幸被任命为一名光荣的人民陪审员。于我而言,参与的每次庭审,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使我掌握了更多的法律知识,增进了对司法的理解和支持,学会了用法律思维来分析处理社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陪审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件是一个民间借贷纠纷,欠钱不还的被告请了律师,律师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原告没有请律师,而且现场来看是相对弱势得一方。庭审中,我们的法官非常正义,并没有一边倒地完全支持这名律师的意见,始终秉持着居中裁判的原则,当庭把律师言辞中的不对之处直接批评和指点出来。坐在审判席上的我当时就觉得,正义的力量真的很强大。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直接在庭审现场看到这一幕,让我强烈地感受到法律是正义的,法律不是向着有钱、有权的一方,而是向着真正有合理合法诉求的那一方,法官始终站在正义的那一边,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
我非常热爱人民陪审这项工作,特别喜欢参与陪审。一方面,作为社区书记,我掌握的法律知识很有限,居民之间很多矛盾问题就是我在陪审时会遇到的问题。我在参与一次次的陪审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经验,让我能够第一时间给出现同样问题的居民进行普法讲解,让居民最大程度上少走弯路,帮助居民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社区成了基层矛盾纠纷的第一调解室,把纠纷化解在了诉讼前,减少了进入法院的矛盾纠纷。在我看来,这是把法院的审判职能触角延伸到社区,真正实现了“法律进社区”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作为基层书记,了解基层,了解居民,在陪审中对于群众的问题我更有发言权,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曾经有一个案件的原告,在庭审结束后这样告诉我:“我在法院里看到了为自己说话的人!法庭上有你们,我更安心更放心了。”我认为,这就是我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的意义所在。
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我将运用好我在陪审工作中学到的知识与经验,继续在基层工作中扮演好法律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治理守护员的角色,积极为基层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引导他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努力营造和谐文明法治的新风气。今后,我也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法院工作,努力做好法官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继续为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