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跟班先进找差距 王蕴竹:常追星辰,可撷辉光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09-30 10:55:53 打印 字号: | |

为教育引导青年干警对标先进践初心,履职尽责担使命,鼓楼区法院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以我院不忘初心、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为榜样,带领一批充满干劲、勇于担当的青年干警不断学习,比肩前行。作为一名新入职的青年干警,我有幸在本次活动中跟随鼓楼区法院少年家事庭副庭长张邈老师学习,他以“公正”为内心考量的天平,以“效率”为工作奋发的鞭绳,努力进取,廉洁自律,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管在为人处世、工作态度还是业务能力上都让我获益匪浅。



仰观俯察,辨物居方


在我还未见过张邈法官的时候,就已经拜读过他的“最美判决书”,那份判决书给初入法院的我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撼动,原来法律的文风也可以这么优美,原来庄严的法律也是有感情的,“《诗经》曾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岁月像一条长长的河流,婚姻和家庭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小船。当我们看到新造的小船下河时,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对于未来将要面临的风雨可能估计不足。船开出不远,双方爱情的结晶诞生了,船虽然重了,但是人多了,心更近了,血脉相连。继续前行,路远且长,最惜执子之手、韶华共度。风雨中,双方身体可能都有了生锈的螺丝,犹如草木经春生、夏荣、秋衰、冬枯,人亦难扛岁月,把螺丝拧紧,加点油,继续前行。生活虽然艰涩,却亦存令人心软的香甜。”

这是张邈法官写在判决书中的话,初读这份最美判决书的时候,我还仅仅是叹服于文字的优美,法言法语表达的行云流水,在跟班张邈法官学习时,我才真正明白张邈法官在写判决书时的所想所感、所盼所愿,他将共情力融入判决书,站在当事人的位置上考虑当事人的感情与感受,写下了很多推心置腹的话语。


在离婚纠纷、家庭纠纷中,不管是调解案件还是判决书,他都会适当地讲一下人情、讲一下道德,将情理法融合于一,不忘法律的威严,也不失道德的温度。在他的另一份判决书中,首次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中进行释法说理,在《民法典》的严肃法律规定背后,他读出了和谐、法治等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些价值观亦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所崇尚和遵循。“夫妻互相扶助之情义责,父母抚养子女之天赋责,子女赡养老人之人伦责。丰盈的爱和深厚的责任,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大的温暖的家…”在他的笔下,法律不是一篇篇、一行行冰冷的条文,而是包含着信仰和温度的文字,虽然“人类受制于法律”,但“法律合乎于情理”。从他的判决书中,我能深深的体会到共情力在案件中的重要性,在我以后的文书写作和调解工作中,要去共情双方当事人,写出有温度的文书,做出有温度的调解工作。


君子以立,不易其方


一路坚守,初心隽永。从张邈法官身上我看到了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和他始终如一的初心。刚到少家庭,他第一时间就带我去参观了少年家事庭的文化墙,向我介绍这个十分优秀的庭室,比如少年家事庭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省青年文明号”“全省少年法庭先进集体”等荣誉。在文化墙上我看到了他进校园普法宣传教育的工作、开展在押未成年犯回访帮教活动等等,他说参加这些活动时,都会告诉这些孩子们,“人生当中成功只是暂时的,失败却是主旋律,但是如何面对失败,却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样子。有的人会被失败击垮,有的人能够不断地爬起来继续向前,所以,无论潮起潮落,我自初心不改。”

在此次“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中,我深切感受到张邈法官襟怀坦白的人格魅力与直内方外的个人涵养。面对当事人,张邈法官言辞恳切,耐心细致进行释法说理;面对初入职场的我,他宽厚谦和、至诚相待,在繁重的办案压力下仍抽出时间、倾注心力,循循善诱开展业务指导。德不孤则必有邻,在张邈法官嘉言懿行的感染下,当事人之间调解成功,笑着走出法庭,而我不仅收获了愉悦的工作体验,更通过对标张邈法官的德行纯正来精准校正自己的品行,做到立业先立身、束己再益人。授业之前,崇德为先,这是张邈法官以“身教”和“境教”方式为我写就的“导学课”。


行远自迩,履践致远

我第一次跟着张邈法官去做调解工作的时候,遇到的是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张邈法官在耐心听完当事人的诉求后,三言两语便指出了双方的矛盾焦点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当事人双方分析法律关系,在双方当事人都在场的情况下告诉他们如果想证实自己的诉求应该提供什么材料,张法官一遍一遍的为当事人解释,不厌其烦,直到双方当事人都弄清楚自己的诉请和需要提供的材料。张法官告诉我,在这种标的金额很小的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往往是不懂法律的老百姓,他们去请一位律师的钱都比他们的起诉标的额要高,所以作为法官,为了能更好的化解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能多帮助他们一点是一点,每个人为了生活奔波,都不容易,要多为老百姓考虑一点,把法律说成他们能听懂的语言,这样不仅能帮助到老百姓,还能大大的提高司法效率,节省司法资源。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无论多么公正而完善的法律,最终都要依赖法官的司法实践来实现。对待工作雷厉风行,井井有条,对待他人春风化雨,耐心细致,这是我从张邈法官身上学习到的。作为青年人,对自己的工作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担当责任中坚守公平正义,作为法院干警尤要如此。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两周的跟班学习,我看到的,是真实存在的差距感;我感受到的,是楷模的励志与感动;我学习到的,是不断对标榜样、昂首向前的动力。对于我们青年干警来讲,成长或许比成功更重要,日复一日的积累也许是枯燥的,年复一年的坚持也许是孤独的,但这日积月累的过程,便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