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心帮忙遇上借钱不还玩消失
当公告开庭在即遇上消失者又出现
当庭审遇上疫情限制出行
当看病急用钱遇上还钱困难
这样的案子怎么办?
近日,鼓楼区法院民二庭负责人林佳锟利用“云上法庭”系统成功调解了这起看似简单却又异常波折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案情回顾
原告贾某与被告张某系朋友。张某因电梯生意资金周转问题,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陆续向贾某借款138万元,并用自己的房屋做抵押担保。后经贾某多次催要,张某在2020年9月还了20万元之后便拒绝还款并消失不见。无奈之下,贾某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偿还借款本息。
线上开庭
因被告张某下落不明,本案通过公告送达的方式确定开庭日期。公告期间,原告一直未放弃寻找被告并最终与被告取得联系,被告表示愿意按照原定日期参加庭审。但开庭时间在即,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原告因疫情被限制出行不能到庭参加庭审,而消失已久再出现的被告也因疫情无法到庭参加庭审。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承办法官林佳锟决定用“云上法庭”系统在线开庭。为了让庭审有条不紊,承办法官提前联系当事人,告知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在周密的筹备下,开庭当日上午10时,原告的代理人在法庭,原告和被告本人均在家中,共同登入庭审系统,庭审如期顺利举行。
达成和解
原、被告双方本为好朋友,原告体谅朋友难处、珍惜朋友感情,不愿将被告唯一住房拍卖,但身患大病急需用钱;被告亦感激朋友帮助且有还款的意愿,但经济上、生活上确有困难,短期无力偿还。考虑到本案实际情况,承办法官倾向于通过调解结案。调解中,承办法官深入细致查清了案件事实,深入浅出的释明法律,在多次耐心教育引导和合情合理的劝解之下,原告在还款数额方面作出让步,被告在还款计划上尽己所能,双方达成一致协议:被告承诺于2022年4月偿还10万元,剩余50万元均分5年内还清,并按月支付利息;若被告未如期足额支付,则还应支付前期欠付利息并提高利息计算标准;原告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双方在线上签署调解协议,本案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疫情发生后,鼓楼区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信息化手段开展审判执行工作,将在线诉讼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开展审判执行工作的基本模式,强化在线诉讼硬件设施配备和信息技术支撑,最大限度方便人民群众,确保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两不误、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