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班对象:侯盈,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分调裁”中心负责人、一级法官。先后荣获市中院“优秀审判长”、“省人民满意法官”、省高院“民事审判先进个人”、省高院二等功、市中院“优秀法官”、市政法委“政法卫士”、省高院“优秀女法官”、省妇联“三八红旗手”、市中院“十大调解标兵”等称号。
跟班人:陈坤,2018年进入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工作,现任执行局法官助理。
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很幸运能参加“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有机会跟侯盈庭长学习。与自身所从事的执行工作不同,侯庭长从事审判工作三十余年,曾在民庭、审监庭以及“分调裁”中心等多个部门工作,因此我对这次跟班学习很是期待。
见贤思齐,与榜样同行
2021年是侯庭长进入法院的第三十三个年头,三十多年的坚持,三十多年的耕耘,她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她最热爱的审判工作。
侯庭长知道我在执行局工作,开始跟我讲自己在法院工作多年来的认识:审判就像是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开药方,而执行就像是根据医生开的药方,按照药方抓药,二者必须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如果药方有问题,再怎么抓药对病人的康复也没有用处;同样,如果抓药的人有问题,开具的药方再怎么合理正确,也无济于事,所以必须相互配合才能破解其中的难题。
亲身经历了侯庭长对案件的评阅、亲自聆听了她对案件的分析与斟酌,我对审判和调解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如果以后有机会进入审判庭工作,我一定要像侯庭长一样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
言传身教,感受法律情怀
侯庭长用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一个个细致的表情,让我深刻理解到,法律不是冰冷的。和她接触时间虽然短暂,但受益良多。
执行局的工作大都直接面对当事人,基本工作是查处被执行人及其财产情况,包括现金、收入、动产、不动产以及其他债券利息等,但是审判工作中更多的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认定,必须时刻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既要让当事人有充分表达的机会,又要学会控制当事人表达的节奏,只有将当事人的“心结”解开了,案件才算真正了结。
侯庭长承办的速裁案件特点就是快速解决纠纷,一次简单的开庭可能不到半个小时,却要做到快速提炼当事人双方的诉请、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询问争议的焦点,尽可能还原案件的真实情况,从而作出判决。有时候,一份看似简单的判决书,背后往往是一个个加班加点的夜晚,是字字斟酌艰辛。侯庭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法官的忠诚、使命和担当。
向先进看齐,践行司法为民
经过与侯庭长交谈,我对“分调裁”中心的工作也有了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分调裁”中心受理的案件法律关系虽清晰,但案件繁多、重复性强,大都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但侯庭长总能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提供合理方案,解决矛盾纠纷,彰显法官本色。
她说起自己十年前办过的一起案件,至今难忘。原告的孩子上小学,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被通知叫家长,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有什么事情无法单独解决,而父母又比较强势,孩子不敢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于是投河自尽。父母得知消息后异常伤心,便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后来查明,孩子在从学校回家的路途上投河自尽,是学校无法掌控的行为,学校便以此为由不愿承担责任。但综合各方面考虑,最终判决学校承担25%的责任。
侯庭长说,作出这样的判决,不仅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也是充分考虑到学校不能只教育孩子读书写字,还必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培育学生全面发展。这个案例对我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多启迪。在执行工作中对被执行人的态度往往一般,可并不是所有被执行人都是“老赖”,他们有些人也许确实是因为客观原因无法还钱,同时申请执行人也觉得自己没拿到钱感到委屈,如何平衡双方之间的矛盾就成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总结经验,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一定以此次跟班学习为出发点,以先进代表为标杆,在以后的工作中以侯庭长为榜样,把她传授的经验应用在以后的日常工作中。
要廉洁自律,筑牢政治忠诚。廉洁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侯庭长告诉我,只有廉洁奉公,才能把心里的那杆秤放平,才能全身心投入在本职工作中来,才对得起胸前的法徽赋予我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要及时差缺补漏,增强业务本领。很多文字错误,看似是小事,可一旦传播起来,影响巨大。法院被誉为司法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人民对法院寄予厚望,所以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做事、细心处事;要勤学善思,提升调研写作能力。社会在进步,我们也必须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可以把法律问题和积累的经验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相信用写作反哺学习定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