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教育整顿·跟班先进找差距(三)】司法工作多面手 百姓眼中暖心人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1-04-16 11:36:17 打印 字号: | |

跟班对象:王敏,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审管办(研究室、审监庭)负责人,一级法官。曾荣获全市法院调解标兵、人民满意法官、优秀法官、个人三等功等荣誉称号。

跟班人:宋春萌,2020年通过公务员招录进入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现任立案庭法官助理。

自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以来,徐州政法队伍不仅涌现出许多忠诚担当、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也通过“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鼓舞激励了一个个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青年干警。我有幸作为跟班学员参加了我院的“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通过跟班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审判员、一级法官、审管办(研究室、审监庭)王敏主任,擦亮思想航灯,实现成长蜕变。


宽以待人,无愧于心


中国传统文化中,宽以待人被视为一种美德,一种气度。在跟班学习的过程中,我看到王主任与他人相处时那一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保持谦虚平等的态度。

温文尔雅、大气干练,是王主任给大部分初见她的年轻干警留下的第一印象,但于我而言,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那句“你好,怎么先前没见过你啊?”这句看似普通的话,却让我在法院陌生的环境里获得更多的亲切感和熟悉感,也正是王主任这句暖心的话,让我敢于与同事主动沟通,快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工作。

已有22年工作经历的王主任从不摆架子,对待年轻干警总是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她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干警。对提交的文稿,王主任会与年轻干警共同讨论文章内容和语句,严谨细致,认真负责。她懂得尊重他人的个性和人格,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观念,体谅他人的难处和苦衷,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包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王主任的胸怀和境界使她在单位里获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收获了一大批迷弟与迷妹。


严以修身,无愧于己


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次之


正己的核心,在于修德。作为党员,王主任始终要求自己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为人民服务。

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任民二庭副庭长期间,王主任的每个案件都本着尊重当事人的工作原则,认真审理卷宗,耐心倾听诉求,如遇当事人诉讼行为能力较差,有语言能力障碍等情况,王主任会保持对等身份,调整状态,以平等的姿态倾听当事人心声,审理的案件往往获得当事人认可和配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遇有鉴定周期长、费用高的鉴定案件,王主任会主动跟当事人做工作,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案件分析和交流,而非就案办案,最终使当事人转变观念,达成和解,既避免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又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人为之学,不日进则日退


作为执掌国家审判权的法官,王主任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因此,提升专业素质就成了她日常工作中的良好习惯。《民法典》、《民事诉讼法》等经常用到的法律条文就放在王主任触手可及之处,在翻看卷宗时看一看,既加深对法条的学习,又保证案件的合理合法。除此之外,各类法学论文、法律书籍、法学期刊,也是分门别类地放在王主任的柜子里,整整齐齐,满满当当。王主任亦会坚持将自己看到的优秀文章分享到工作群中,佳作荐读、典型案例等呈现给大家,让我们在工作之余充实自身的知识,提升自身的修养。


勤勉敬业,无愧于民


作为司法工作的“多面手”,王主任在2018年至2020年11月,共审结民商事案件600件、执行异议审查案件11件、参审60件。具体审判质效情况为:结收案比102.40%,结案率97%,调撤率46%,平均审理天数为68天。办案数量连续三年在全院名列前茅,调撤率、服判息诉率、发回改判率等重点质量效率指标在全院处于前列。


坚持公正办案


法官承载着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使命,公正办案是保证司法威严和公信力的必然要求。面对每一起案件,王主任都坚持做到程序公正、合法,为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她会在严谨细致地翻阅卷宗后,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认真核实证据,最大限度还原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对于具备调解条件的案件,王主任则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找准问题的切入点,灵活运用调解方法,站在当事人的视角适时提出调解建议,努力促成当事人和解。面对存疑的证据,她会不辞辛劳地主动走访、调查。2020年8月,在审理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王主任发现双方当事人在十几年前签订协议极其不规范,协议对买卖的标的是房屋的所有权还是使用权约定不明。为还原案件事实,她带着助理冒着烈日前往老化工小区进行社区群众走访,最终查明案件事实,促成案件调解结案,当事人均主动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正是对王主任公正办案的真实写照。

坚持高效办案


“迟来的正义非正义”,效率也是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的办案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老百姓把到法院打官司当成一件大事,官司不了心难安。”王主任语气平和而又坚定地说。正是有着这种信念,自2006年初任法官以来,王主任始终保持较快的办案节奏,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努力做到简案快办、繁案精办,缩短办案周期。对于她主审及担任审判长的案件,能够熟练驾驭庭审,有效控制庭审时间和节奏,注重庭审效果。对于庭审结束后能裁判的案件,尽量做到当月结案。在审理建设工程、装饰装修等类型疑难复杂案件时,王主任充分发挥曾在司法鉴定中心的工作经验,借助专业人民陪审员、鉴定机构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专业咨询、参与勘查现场、出具专家建议的方式尽量避免启动鉴定程序,有效缩减了案件审理周期。2019年春节上班的第一天,王主任就收到了一封来自湖北省当事人的感谢信。他们在1月初到我院立案,正是王主任的高效办案结案,他们在回去之后第三天就收到了王主任寄送的判决书,惊叹、感激之余,他们对我院立案、审理、裁判的高效连连称赞,对王主任也是充满敬佩之情。


坚持依法办案


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王主任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公信力。她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适用关,不轻信一方当事人陈述,坚持让事实说话。为了查清证据,王主任会通过制作Excel表格的形式整理证据材料,将原被告证据毫无遗漏的列举出来,对比鲜明,一览无余。在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中,她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将案件涉及的相关明细进行整理罗列,最终使得案件准确无误的审理结束,得到当事人称赞。同时,她在制作裁判文书时力求逻辑缜密,会科学运用各种法律解释方法,找准法律与个案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对诉讼风险及裁判依据准确释明,以理服人,力求达到“案结事了”、“胜败皆服”这一最佳司法效果。多年来,无信访及涉诉上访事件发生。


感悟

“一定要尊重当事人,你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这是王主任多年的办案经验,亦是王主任对年轻干警的殷殷期盼。正是因为尊重,才会有民间借贷担保案件审结5年后的某天,当事人在大街上激动地握着王主任的手表示感谢;正是因为尊重,才会有离婚案件调解成功后当事人仍时常找王主任倾诉心声;正是因为尊重,才会有赡养案件结束后当事人初次拿到赡养费表示感谢的那通电话……

“跟班先进找差距”,不止在找差距,更在学先进。学做人、学做事,学平等、学尊重,成长路上,要学的很多,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法院人,我必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实干担当,继续前进。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