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一座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巍峨矗立,光照千秋,永不褪色。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鼓楼区法院组织干警深读中共党史这部恢弘巨著,以院党建馆为载体,深度讲述党史故事,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革命到底的精神,将党史精神深深融入思想,让党史精神成为干事创业、履职尽责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由鼓楼区法院讲解员刘莉同志,为大家带来党史精神青年说第一期。
红船精神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7月30日,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事发之后,代表们主张把会址移到杭州西湖,但由于西湖游人多、易暴露,且从上海到杭州费时也多,未被采纳。李达夫人王会悟建议去她的家乡浙江嘉兴,在南湖租游船开会。因上海去嘉兴通火车,当天可来回;在南湖开会,既安全又方便,此建议得到代表们一致赞同。于是决定至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最后一天的会议。就在这艘船上,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
“让我们再喊一遍口号吧!记得声音要轻一点。”“嗯!”“中国共产党万岁!”……声音低沉却铿锵有力。
大会还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的名称也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这条船见证了党的诞生,因而也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这一近代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谱写出中国历史崭新的篇章。多年以后,毛泽东同志这样评价“红船”上的这一幕历史:“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红船也由此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重要象征。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在南湖写下这样的句子:“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