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全省法院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徐州召开,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刘坤带领下,各市中院分管领导、立案庭庭长、速裁庭庭长、部分基层法院院长100余人,齐聚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实地参观考察鼓楼区法院两个“一站式”建设。徐州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蔡可勇、鼓楼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翁乐天、鼓楼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岳彩领全程陪同。
鼓楼区法院与鼓楼区司法局联合成立全国首家将矛调中心“指挥部”迁入法院的“非诉讼服务中心”。
司法局在法院设立1个指挥中心、1个综合协同室、4个调解室,配备15名工作人员,形成了“建立一支调解队伍、拓展调解机构和领域两个维度、实现人民调解、律师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融合’、创新联席会议、下沉普法、工作共建、诉访双降‘四项机制’”的“1234”调解体系和“体系化、信息化、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协化”的“六化”调解机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可复制的案件分流、诉外调解的工作流程。 与会领导在“非诉讼服务中心”的指挥部现场观看了鼓楼区“非诉讼服务中心”的在线指导调解工作流程。
与会领导实地参观了鼓楼法院在集中扫描中心建立的“智能材料收转盒”(中间库),“智能材料收转盒”的主要功能是纸质卷宗的存取和借阅,实现无纸化办公。案件立案后,扫描中心通过对纸质卷扫描,形成电子卷,法官在开庭时通过阅览电子卷宗,配合语音转录、电子签名等审判辅助系统,实现全程无纸化留痕庭审。
鼓楼法院集中送达中心有电话送达、电子送达、网格员送达、邮寄送达、直接送达、公证送达等六种送达模式。与会领导对鼓楼法院委托辖区475名网格员送达和“公证分时送达”机制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此举切实缓解了送达难问题。今年以来,集中送达中心共送达28000余次,送达结果实时对外公布,实现了集中送达的“可视化管理” “在线联动调解中心”的值班法官王娜向与会领导介绍道,“我院自主研发了在线调解平台,当事人只要下载APP,就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电视、电脑、平板等终端与我院在线联动调解中心进行连线,目前鼓楼法院是全国首家使用多方同屏调解形式进行调解的法院。
与会领导一致对鼓楼区法院两个“一站式”建设给予高度评价。江苏高院立案庭庭长刘坤庭长表示,徐州鼓楼法院以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两个“一站式”工作模式实现了全国首创,做到了多元解纷的实体化运行,可以在全省法院进行推广。刘坤庭长认为,鼓楼区法院的两个“一站式”工作,整体呈现出“三好一强”的特点:
01工作模式好
鼓楼区法院协调鼓楼区司法局,将矛调中心的指挥部整体迁入法院,使司法局的人民调解职能,在矛盾纠纷最集中的前沿阵地发挥最大作用,实现了多元解纷的实体化运行,真正契合了“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
02宣传氛围好
从当事人到法院立案开始,就有人员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案件分流到非诉中心后,整个中心的调解文化氛围非常浓厚,速度快、花钱少、合法有效、不伤和气、保护隐私等调解优势也全面向当事人展示,让老百姓从心底更加认同调解,
更加愿意接受调解。
03工作成效好
鼓楼区法院1-9月新收民事案件同比下降19.12%,下降幅度居全省110家基层法院第二位,多元解纷工作成效显著,受到了徐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韩冬梅和鼓楼区委书记龚维芳、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翁乐天的批示肯定。这也说明,鼓楼法院的此项
工作,得到了区委的高度重视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04创新意识强
在“两个一站式”建设工作上,鼓楼区法院党组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首位意识,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全省法院前列。鼓楼区法院设立全国首家24小时“社区自助法院”,与徐州仲裁委员会率先全国试水委托调解机制,实现全程无纸化办公,与鼓楼区网格化管理中心建立协助送达机制,与区公证处建立“分时公证送达”机制等,均值得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