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院文化
【珍藏人生】穿越时光的法官制服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6-07-06 09:09:09 打印 字号: | |
  文/图  周琪  最高法院天平文化月刊

1988年夏天我大学毕业,适逢全省招录公务员,我和几个同学去招录现场前还没有确定要报考什么单位。在人山人海的报名现场,几位身着制服、头顶国徽的法官特别招眼儿,他们温文尔雅、神采奕奕的样子,让我顿时心生仰慕和敬佩,当即决定报考法院。后来过五关斩六将,我如愿成了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工作半年多,我也穿上了让亲朋好友羡慕的法院制服。当时的制服是84款法官制服,有夏装、春秋装和冬装三种样式。夏装上衣为长袖、明兜儿、小翻领,面料为青灰色加厚的确凉布。那会儿还没有空调,夏天时穿不了多长时间,衣服上就会有一圈圈白色的汗渍;到1990年时夏季制服款式为短袖,面料改成了薄一些、摸起来滑滑透气性好的涤纶面料。春秋装和冬装是藏蓝色平纹面料,春秋装分男女款式,军装样式,衣领有风纪扣,类似中山装款式,上衣四个明兜,有肩章。法官服都与大沿儿帽、肩章配套使用。大沿儿帽分为青灰色和藏蓝色,分别与春夏季制服和冬季制服相匹配,帽上有金色麦穗饰带和大大的国徽样式的铝质帽徽;84款肩章很像苏式肩章,四边宽大、绒面儿红底金丝绣边,中间饰有铝制金属法徽,与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军队将领授衔的肩章十分相似。而我所在的刑庭庭长张士友说,他1982年从部队转业到法院时,还没有法官制服,那时只有法警配了与公安民警一样的白色制服,除了大沿儿帽外,上衣的领子上还有红色的领章,而一般审判员开庭时穿着与老百姓无异的春秋装,只要求是深色中山装样式。

随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全国法院陆续开始启用90款、95款法官制服。这两次换装改成了西装式,虽然在式样、面料上有所变化,但一直沿袭了肩章和大沿帽等军事色彩较浓的装饰,而那时的法院工作也带有较浓重的军事化、职权主义色彩。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矛盾与经济活动也变得纷繁复杂。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日益加快了步伐,曾经作为专政工具的人民法院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和价值,越来越繁杂的社会矛盾被纳入司法渠道解决,越来越透彻的司法变革深入法院系统,全国法院的审判人员迎来了一次从服装到形象的历史性改变。

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发布通告,宣布从2001年5月1日起,全国法院审判人员将统一穿着新式法官制服,即2000式审判服。西装式的文官制服佩戴胸徽全面代替了军警式制服,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每个法官都身着黑色法袍现身法庭。法袍的设计蕴含了深刻的意义:黑色散袖口式长袍,黑色,稳定大气、包容并不被其他任何颜色所影响,代表庄重和严肃; 红色前襟配有装饰性金黄色领扣,与国旗的配色一致,体现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四颗塑有法徽的领扣象征审判权由四级人民法院行使,也象征着人民法院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实、忠于法律。法袍让法官形象与一般公务人员有了显著的区别,体现了法官的中立性、独立性、权威性,以及维护法律尊严、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使命与责任。

服装是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服饰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标志与符号,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而法官制服的演变不但记录了时代演进的步履,演绎着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也体现了司法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凸显了司法公平、公正、独立、权威的丰富内涵,坚定了法律人坚守法律阵地的信念。

30年来,身为法院人,我们因见证过、参与过、奉献过中国的法治事业而感到欣慰和自豪;未来,我们也终将为身着法袍而心存道义,一直保持着心底的那份高贵!
责任编辑:高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