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苏省徐州市深入推进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以来,徐州市鼓楼区法院档案室作为基层服务前沿,按照“时效零延误、质量零差错、群众零操心、行为零投诉”的查档服务工作标准,服务群众做到“身到、情到、心到”,坚持把服务前沿、百姓至上的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称赞。
提升服务质量
“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吗?”在区法院档案室,每当有人前来办事,工作人员就会热情地迎上前去,面带微笑地询问。区法院档案室严格树立“能一次办结的事情决不让群众跑第二趟”的工作理念,并以当面告知、电话告知等形式回复服务对象。去年某日,办公楼大厅出现一位老人的身影,驼着背,步履蹒跚。档案员小张主动上前询问后得知,老人是带着疑虑来查找20年前的花名册、工资单,办理退休手续的。小张领着老人进了档案室,通过仔细询问、电话联系、细心查找,用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帮这位老人查找到封存20多年的档案,并帮他复印好所需材料。档案员的耐心细致深深感动了这位老人,老人说:“真没想到还能找到这些档案,我原来都没抱什么希望……这可是我后半生的养老钱啊!”档案室工作人员听后则报以一个微笑和一句:“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离开时,老人微笑着向工作人员连声表示感谢。
创新服务理念
法院档案室是窗口单位,档案室工作人员以“群众需求无小事”为原则,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先后拓宽了提醒服务、延时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形式和内容。从服务细节上入手,着力改善服务环节,大力推行便民、利民举措,在法院大厅入口处配备引导员,对前来查档的人员进行引导服务,并在阅档室内配置休息坐椅、饮水机、一次性水杯、老花镜等设施方便群众。一天中午,下班时间到了,阅档室的工作人员刚要关门,突然急匆匆地进来一位中年大姐前来查档。大姐在外地工作,办完事后还要立刻赶回单位。档案室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顾不上吃饭,赶紧帮这位大姐查询卷宗,以最短的时间帮她复印好所需材料,大姐很是感激,连声说:“你们的服务真是太周到了!”
关爱服务对象
区法院档案室常迎来一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工作人员以更热情、更贴心的服务让他们倍感温暖。某日,年幼的小张姑娘带着父亲的火化证明和户口簿在引导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档案室。小张姑娘低着头轻轻地说:“我们家想办房产证。”经档案室工作人员仔细地询问,得知小张姑娘的父亲生前系精神病患者。父亲去世后,她和母亲相依为命居住在拆迁房内,而拆迁房一直没有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了解情况后,档案员通过仔细查询,找到了小张父亲当年有关的案卷,复印了当年小张父亲与拆迁公司达成协议的调解书,并叮嘱小张姑娘拿着这份调解书和户口簿以及其父的火化证明到房屋产权处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第二天一早,小张姑娘开心地来到区法院档案室:“姐姐,我家的房产证办好了,这是我第一次来法院办事,没想到这么顺利,谢谢你们。”
近年来,鼓楼区法院档案室通过开展“零距离”服务、“零障碍”办事,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化解了群众因该办事情没办成或未及时办理而产生的积怨,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