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鼓楼法院成立徐州首家民间借贷风险防范司法服务中心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2-06-15 17:38:49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民间融资和民间借贷成了百姓中一个最热门的话题。民间融资像滚雪球一样,规模越变越大,性质上由最初让“小钱生大钱”的家庭资金增值,演变为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中小企业融资,甚或以融资为名义的非法集资或诈骗。主体上从原来的自然人逐渐变得多元化、复杂化;有的中小企业主直接以自然人身份参与借贷融资,出现了专门从事民间借贷的个人、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主体。在投资回报的结果上,有的民间融资利率远远超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四倍,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或债务人失信的情况,债务人往往一走了之“玩跑路”,引发公司员工讨薪、供货商上门哄抢和出借人集中讨债、信访上访的群体性事件,债权人在追债过程中还会引发次生犯罪,比如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案件,更有甚者发生债权人的家庭矛盾或家庭悲剧。

 2012年以来,徐州市鼓楼区法院审结民事案件1969件,涉案金额47830.71万元;其中民间借贷289件,占民事案件结案数的14.68%,借贷涉案金额19104.7万元,占全部民事案件涉案总金额的39.94%。该院还审理了多起因民间融资引发的非法拘禁案。

 6月15日,徐州鼓楼区民间借贷风险防范司法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区法院、区司法局及公证处三家联手,搭建了支持中小企业和民间机构、个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融资平台,有效防范民间借贷风险。此中心为徐州首家。

 民间借贷风险防范司法服务中心设在法院立案大厅,由法院牵头、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区公证处和区各街道司法所设立风险防范服务中心联系点,与服务中心建立定向联络。资金供需双方在达成借贷意向后,可到服务中心或联系点,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法院鼓励和协助单笔借款3万元以上、短期内多笔借款金额累计8万元以上的大额民间借贷办理备案登记、并建立借贷资料档案;倡导5万元以上大额借款提供担保,保障资金安全。

 此外,市民还可在服务中心查询以往的案件信息。中心利用法院综合信息系统和公证处信息系统,梳理出民间借贷案件出借人和借款人信息,建立涉诉频率高的出借人和借款人名单,借贷双方凭身份证就可查询该名单清册。使出借人能在放贷时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借款人的信用情况,预期该笔民间借贷的资金风险。 “今年我们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中,某公司就占了3件,涉案金额上千万元。该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多数案件都无法执行,没有进入诉讼的案件还有很多;如果出借人知道该公司的这些情况,可能在借钱出去的时候会对风险做出更谨慎的评估。”鼓楼区法院副院长刘君一说。

 更为方便的是,中心还可为借贷协议办理公证。据悉,经备案登记的民间借贷双方依公证程序由风险防范服务中心的公证人员对借款协议办理公证手续,在借款人提供有效担保的情况下,由公证处出具赋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如果债务人到期不还钱,债权人可以持公证债权文书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不必再走审判程序,降低了权利人的诉讼成本。

 对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合法利益的民间借贷纠纷,经人民调解员调解达成的还款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申请,区法院可以进行免费司法确认,出具决定书,该决定书具有生效判决书之效力,当一方不履行时,可直接申请区法院强制执行。

 另外该中心工作人员还对备案登记的民间借贷双方定期进行回访,及时登记客户的资金需求,排查群体性纠纷隐患,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引导中小企业对资本合理运作,避免出现资金短缺或资金链断裂;一旦发现资金链断裂风险,也会及时与有关机构沟通,发出风险预警,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相信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民间借贷风险防范司法服务中心一定能够真正发挥其规范借贷的调节器、防范风险的预警器、促进发展的主阵地作用,成为又一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亮点和品牌。
责任编辑: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