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万籁俱寂,大地已经沉睡,敲击键盘的声音让夜变的富有节奏,“法治”、“公平”、“正义”、“道德”在她脑海中反复闪现,她在起草一份普通的判决文书,她在思量如何给当事人一个法律的庄严判断。
她,是一名徐州鼓楼法院的女法官,而这一天不过是一年365天中最平常,最普通的一天。紧张、忙碌—用这些字眼来形容女法官的生活最贴切不过。但这就是鼓楼法院女法官的生活全部吗?绝对不是。这只是鼓楼法院40多名女法官的一个缩影,审判、执行、立案、鉴定、调研、宣传、档案管理……在法院各项工作中,女法官们展示着女性特有的无限魅力:自尊、自信、自强、坚韧、优雅、洒脱。因为知识让她们更美丽,而法律让她们更睿智、更聪慧。女法官成为展示人民法官队伍一道亮丽的风景,只有走进女法官才能真正了解她们的侠骨柔情。
调解室内,和颜悦色的“和事佬”
“事情拖了这么久,你们都耗费了不少的时间和金钱,这我都了解,但冤家易解不易结,只有互相体谅,换位思考才能把纠纷早点化解”。3月3日11:00,上午4个案件的法庭调查已经结束了,女法官把一起物业纠纷的几个当事人叫到调解室内,一改刚才严肃的面孔,心平气和地劝解开了。女法官话音刚落,业主张某就深深地低下了头。原来他最近失去了工作,负债累累,穷得连物业费都交不起了,刚才他在庭上嫌物业服务怎么怎么不好,只是不愿意说出实情的“保护色”。了解这一情况后,女法官深思良久,提议到“你们物业不是用人吗,可以让张某去帮忙,用一半的工钱抵顶物业费呀”。这一提议立马得到物业的认可,张某也是喜出望外,用写满感激的眼神看向女法官。女法官高兴地欣然一笑。
这起案件相对简单,在一些当事人积怨很深,矛盾尖锐,利益冲突较大的案件中,为了实现和谐办案,“案结事了”的目的,女法官们常常花费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走访当事人,做沟通协调工作。这也让她们原本就繁忙的工作,更加繁忙。这期间她们听到的不仅有感激的声音,也有侮辱和谩骂。不过,她们都一如既往地笑脸相迎,充分发挥女性心思细腻,体察入微的优势,紧紧抓住当事人感情利益的结合点,将案件和平化解。用她们的话说就是“当事人握手言和的那一刻,所有辛苦都已烟消云散”。
审判台上,严肃认真的“女包公”
“全体起立,下面请合庭庭成员入席!”
随着书记员的一声报告,身着制服,配戴金色法徽的女法官应声入席。
“传被告人到庭!”她脂粉未施的脸上写满严肃,因为根据公诉事实,今天的案件中两名被告人因为抢占批发市场的蔬菜生意将一名徐做蔬菜批发的外地人用刀砍成重伤。审理过程中,有一个被告人反复声明自己是受胁迫的,想在犯罪手法上蒙混过关。女法官杏目圆瞪,清脆的敲击了一下法槌,声色严厉到“台下被告人请注意!法庭辩论后有充足的陈述时间,现在请认真回答法官的提问!”被告人最后的一点侥幸心理被彻底摧毁,他老老实实地交待了自己的犯罪经过。由于刑事案件被告人不方便来回提押,这起案件从早上9点一直开到下午1点。最终法官没有放过哪怕一点点细小的环节,将案件审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目前,在112名鼓楼法院干警中,共有女干警41人,占总人数的36.6%。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少年庭、执行局处处都有女法官的靓丽身影。每年,鼓楼法院要审执结各类案件6000多件,标的额1亿多元,这其中差不多一半都是女法官的劳动成果。她们心细如发,断案如山,是新时期的“女包公”。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鼓楼和开发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蕴含了鼓楼法院女法官们的一份心血。
电脑桌前,博学严谨的“笔杆子”
“全省先进调研集体”、“全省宣传先进集体”、“二十一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全省宣传先进个人”、“全市宣传先进个人”,鼓楼法院连续两年宣传调研全市法院第一名……可以说鼓楼法院的法官团队不仅是审判执行工作的专家里手,也是全市法院数一数二的调研、宣传精英。 在全院调研、宣传骨干中,女干警人数占到了80%,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调研、宣传文章都来自女法官的手笔。这些兼具审判、调研、宣传才能的女法官毕业于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多才多艺,学识渊博。
她们大都是一线审判执行人员,所有的理论调研、宣传文章都是她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写成的。有时,为了写好一篇上万字的调研文章,背后她们可能要在周末时间查阅大量的案件资料,整晚整晚地坐在电脑桌前。但本着为当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为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奉献的宗旨,女法官们无怨无悔。
少年心中,富有爱心的“法官妈妈”
“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徐州市“十大杰出母亲”、“十大法制副校长”、“全省优秀法官”、徐州市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鼓楼法院少年庭的法官妈妈不仅在徐州家喻户晓,还曾经两次走进中央电视台成为“中国表情、中国力量”的柔情女法官代表。在“法官妈妈”心中,这些荣誉并不重要,能够挽救帮教失足少年,让每一个曾经迷途的少年健康成长,才是她们工作的最大动力。
法官妈妈在创建的“音乐人帮教基地”、“三母教子维权基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心理咨询悦心基地”、“更生人再就业帮扶基地”上帮扶失足少年数百人,每年定期回访看望监狱服刑少年,与少年犯保持书信来往,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思想上鼓励他们、在心理上疏导他们、在物质上帮助他们。少年犯们愿意把心中的难事、劳动中的苦恼、生活中的困扰讲给法官妈妈听,愿意把取得的成绩在第一时间告诉法官妈妈,让法官妈妈分享他们的快乐。在法官妈妈的亲情、爱心帮教下,孩子们变得开朗、爱笑、自信了,不仅取得了各种技能证书,更可喜的是还学会了与同改犯的交往,用勤劳的汗水取得减刑的机会。在这些失足的孩子们心中,社会并没有遗忘他们,在他们曾经的弯路过后,有法官妈妈指引他们告别昏暗的昨天,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亲人眼里,知冷知热的“好女人”
办案、调解、调研、宣传、鉴定、档案管理,在这无数的工作完成后,褪去一身制服,鼓楼法院的女法官最终还只是一群普通的女人。除了法官这一特殊身份之外,她们还是别人的“母亲”、“妻子”、“女儿”和“儿媳妇”。早上起床忙活一家人的饭菜,中午给有病的公婆送饭洗衣,晚上带着孩子到单位一边加班,一边看着孩子写作业……在亲人的眼里,鼓楼法院的女法官们也是知冷知热的“好女人”。有一位女法官的老父亲五年多卧病在床,母亲患高血压,还有一个3岁的孩子,就这样她五年如一日地精心照料老人,在工作中从没有叫过苦和累,而她本人也因为工作认真,多次被市中院和鼓楼法院评为先进个人。
女法官的“好女人”角色其实并不完美, 一位女法官的女儿就说:“每个周末别人的妈妈带着孩子出去,但我总是陪在加班妈妈的身边,自己一个人玩”,不过年纪小小的她,并没有不开心,因为她知道妈妈爱她,只是妈妈因为职业的原因总是很忙。的确,鼓楼法院的女法官们每天都很忙,忙得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每天都很累,累得年纪尚轻就早生华发。尽管如此,她们从没有报怨过,她们用自己的无怨无悔书写着现代女法官的坚韧执着,书写着中国法治的光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