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刑庭针对目前案多人少、审判资源紧张、审判压力大等制约和影响审判工作的难题和客观现状,以贯彻落实省高院及市中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院庭长监督指导办案意见精神为契机,结合基层法院实际及时开展调研,分析查摆存在问题原因,研究应对之策,科学务实地开展工作。通过内部挖潜,提高三个意识,实现三个转变,全面提升案件审判质量。截至2009年4月,该庭审理的案件无一申诉、信访,上诉率也得到明显压降,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是强化质量意识,实现从注重案件数量向质效并重方向转变。确立“案件质量高于一切”理念,坚持和完善刑事案件质量两级签发制度,即承办人承办案件经过庭长、分管院长签发后方能判出,确保案件成为经得起推敲的“铁案”,从源头控制发改和错案的出现;确立“均衡结案”理念,积极克服办案节奏时松时紧现象,合理、科学安排审判工作进度,实现收结案数的相对均衡,实现各月的收结案比超过90%。
二是强化社会意识,实现从“就案论案”向“以案说法”方向转变。首先,通过庭前释法、判后答疑制度的贯彻落实,将法律文书的单纯说理向以理服人方向转变,使被告人能够理解判决理由和量刑依据,从而接受判决结果,案件上诉率得到明显压降。其次,结合“法院开放日”开发日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刑事案件,组织群众旁听案件,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各界群众监督。第三、积极落实五进活动,组织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医学院等高校学生开展庭审观摩,普及法律知识,强化社会效果。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实现从“机械办案”向“案结事了”方向转变。该院刑庭细化、量化了个人年度审判任务和审判质效指标要求,将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并严格按照制度、计划办事,逐月通报个人质效指标,积极有序采取措施提高质效指标。针对近年来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逐年上升,当事人之间矛盾升级等突出现象,建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会商制度,院、庭长、承办人会商案情,制定针对个案的解决方案,有的放矢的解决矛盾,确保当事人服判息诉,杜绝了申诉信访案件发生。